今年是著名湘籍艺术家王憨山诞辰的100周年,也是湖南美术馆建馆5周年,此前,由湖南美术馆、中共双峰县委、双峰县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承办的“‘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展,展览集中展出了150 余件美术作品与艺术文献,全面梳理和展示他的艺术历程和艺术风格,广受观众欢迎。
10月18日,为促进湖南地域美术史的学术交流,推动湖南乃至全国王憨山艺术研究的发展,湖南美术馆开展了“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学术论坛,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进行学术分享,回顾和总结王憨山艺术发展历程和特色。
“‘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策展人、湖南美术馆典藏部主任黄嘉,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美术学院教授姜寿田,清华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陈瑞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世平,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蒲星,北京画院研究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马明宸,中国美术馆研究员邓锋,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薛良等人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讲话。
黄嘉作为“‘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的策展人,她从湖南美术馆的地域美术史构建策略切入,通过阐述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的展览缘起,以及作品和文献的双线叙事的布展思路,探讨了王憨山的艺术生涯、艺术精神以及作品中的情感力量如何在展览中呈现。
姜寿田认为王憨山的大写意花鸟画再次牵动了中国近现代美术界关于文人画的思考。文人画一直是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的一个关键词,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提出用西方的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因而引起了一阵中国传统美术的价值讨论。二十世纪晚期出现的四位国画大师——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吴昌硕——让美术界重新认识了文人画、传统美术文化的价值。王憨山作为写意派的大家,从思想性上接续了文人画的传统,从装饰性和流变性上拓展了文人画的笔墨。
陈瑞林对比了齐白石与王憨山绘画作品的同与不同,强调王憨山笔下的乡间田园是根据自身生活的观察而来,与齐白石回忆童年乡间生活的表达出发点截然不同。王憨山的画作中充满了对平凡生活的、人性光辉的美好表述与充沛情感,极具穿透力与感染力。
罗世平通过对王憨山绘画作品的整体回顾,提出“憨山造”的出现标志着其艺术创作进入了重要转折时期。在1989年以前,王憨山的作品一直沿着原有的文人画笔法进行探索,1989年之后,在“憨山造”字样出现的画作里,其艺术表达呈现出越来越清晰的独创性。
李蒲星通过提出 “新意象”的概念,将黄宾虹和王憨山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他认为黄宾虹是新意象的代表人物,因为黄宾虹的山水画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意象山水,而王憨山的花鸟画也有着同样的穿越传统的风范,这从其画作色彩和用墨的张力就可以看出。
马明宸结合王憨山的具体画作,通过分析其独具一格的形象处理、奇险的构图尝试、色彩的厚重对比以及笔墨的轻松随意,归纳了王憨山对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艺术创新的角度与特征,并用“胆气流辉”四个字概括总结王憨山的艺术精神与创作风范。
和之前的专家学者从文人画的角度阐述王憨山的作品不同,邓锋着意于民间艺术系统里的意象资源,他通过引用王憨山的创作手记,分析王憨山的创作题材以及与民俗互动的图式和表现手法,得出“王憨山的作品真诚、憨朴、稚拙、大气、力量,这是一种有民间生长出来的中国现代平民写意”的结论。
薛良以“困而知之——王憨山的困境与突破”为主题,和展览的主题进行了一次学术上的碰撞。他认为王憨山用“困而知之”这方印章的核心目的不是孔子当时说的原意,而是艺术家在自我思考或者说自我求索中的一种态度:他知道困难是什么,而且知道要做什么。
最后,姜寿田对此次学术论坛做了总评议,他表示,此次论坛邀请6位专家从多元的层面、人性的高度、拟人化的情感、图式的创造、新意象绘画的阐释、构图过程的分析、从民间出发到现代平民意识的新变、“困而知之”、从民间到现代的转换,对王憨山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这是一个巧而精高层次的论坛,同时也意味着对王憨山的研究可能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另外,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此次“困而知之——纪念王憨山诞辰100周年特展”学术论坛反响热烈,活动预约系统人数爆满,主办方因此还将论坛场地从原来的会议室向空间更大的报告厅转移,有效地提升了王憨山艺术研究的影响力。
接下来,湖南美术馆还将举办“如此灵动,如此多彩”艺术导览+非遗传承艺术沙龙等公教活动,感兴趣的观众可关注官方公众号、订阅号,免费预约参加。
潇湘晨报记者刘婷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